到了工业化突飞猛进的当代,河北钢铁迅猛崛起。
上西村村民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,生怕再发生灾害。我们要切实肩负起保护好、利用好、开发好母亲河的历史重任,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强力攻坚态势,早日把母亲河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、璀璨文化带、缤纷旅游带和高质量发展带,更好造福人民群众。
说起村边的滏阳河,邯郸市冀南新区上西村村民陈大爷非常高兴。与之紧邻的开河马头,结合滏阳河桥文化、地区特色民俗文化,以宋代古韵建筑为载体,以体验式旅游商业为核心,集文化、旅游、购物、民宿等多元化业态于一体。数百年来,清澈的滏阳河水滋养着沿河群众,这里曾经水美鱼肥、货轮穿梭。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水利局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多部门联合编制的《邯郸市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规划》正式出台后,该市滏阳河流经的9个县(区)全力投入到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中。在磁县如意湖生态湿地公园,有如意阁、滏阳书院、运动区、连理园、樱花岛等,不仅形成完整景观序列的滏阳河滨水风貌片区,同时具有防汛、生态、休闲、游憩、健身等功能。
游客到此,可岸边赏景,还可乘坐游船,可吃喝购物,还可手工体验,游客最多时一天达15万人次。根据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,截至目前,该市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71公里,完成率100%。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上任伊始就到阜平县调研,亲切看望干部群众。
2020年,已经脱贫的徐海成承包了8个微型薯大棚,种植了20亩马铃薯原种,收入近20万元。共同富裕路上,一个不能掉队。入选了志气榜,他非常自豪,干劲儿更足了。同时,强化信息服务,定期收集致富项目、劳务输出、就业招聘等方面的信息,及时发布给贫困群众。
一条向下的曲线:每年剩余的贫困人口越来越少,2020年全省现行标准下232.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历史上首次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。坚持精准扶贫方略,小土豆在德胜村发挥了神奇力量,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脱贫支柱。
每次路过这里,村民李树国都忍不住多看几眼,因为榜上有他的名字。没有农村的小康,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,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生活改变了我,我也改变了生活。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,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、协调性、可持续性。
如今,在骆驼湾村口,乡亲们立起我们过上了好日子8个大字。回望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,时光画出两条走势相反的曲线:一条向上的曲线:省委、省政府全方位加强政策扶持,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贫困地区倾斜,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省级财政投入分别增长314%、33.9%、26.5%。精准施策,用发展的办法拔穷根回首脱贫攻坚路,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,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。上夜校学技能,生活改变了我,我也改变了生活。
摆脱贫困,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不能少。回首河北脱贫攻坚路,我们见过最真的心、最深的情、最美的梦、最满的劲,结晶成无数人命运的改变、梦想的实现、幸福的成就。
就业扶贫稳收入,一人就业全家脱贫。2020年全省贫困劳动力务工90.37万人,相当于2019年务工人数的130.1%。
在田间地头、贫困户炕头,在扶贫工厂、产业园区,王东峰与贫困群众拉家常、话增收,同党员干部谋点子、找路子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河北省委、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,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,深化产业、就业、科技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,设立社会救助基金,完善防贫长效机制,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贫困县全部摘帽,连续3年在国家考核中实现两个好。夜幕降临,馆陶县寿山寺乡的扶贫夜校又开讲了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强调的不仅是小康,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。近年来,河北省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,创办农民夜校讲习所7000余家,因人而异、量身定制、按需供给,实现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技能。小路大路,双手修出幸福路。
这些成绩的取得,充分证明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。河北同全国一道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,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、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,锻造了上下同心、尽锐出战、精准务实、开拓创新、攻坚克难、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,映照着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价值坚守。
脱贫群众说:现在国家政策好了,只要我们不等待、不观望,发扬让我来的精神,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。人民至上是最鲜明的底色。
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在心头。当年,在村民徐海成家里,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一笔一笔算着收支账:种植马铃薯原种3亩,亩产2000斤,一斤收入2元。
党领导这里的人们,既与敌人作斗争,也与贫穷抗争。充分依托原有75个、配套新建成的632个产业园区(项目),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产业帮扶举措,有劳动能力的搬迁贫困户全部实现至少一人稳定就业。依靠苦干实干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,已经在阜平干部群众心中扎下了根。搬出大山天地宽,稳得住、能就业、逐步能致富。
全县已有700余人通过培训发展起蛋鸡、黄瓜、黑小麦等种养产业,户均增收1.5万余元。2017年1月24日,在张北县德胜村,习近平总书记与干部群众算脱贫账时深情叮嘱。
河北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,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有力提升了贫困群众生活水平,有力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,有力锻炼了党员干部队伍。做好这项工作,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,做到扶贫对象精准、扶贫产业精准、扶贫方式精准、扶贫成效精准。
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,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。1937年,以阜平等地为中心,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。
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全面小康更深刻、更丰富的内涵不能让任何一个领域滞后,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,不能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。脱贫攻坚全面胜利,彰显思想伟力。一切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。好日子是拼出来的、干出来的。
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,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、规模化发展起来。脱贫攻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。
河北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,是我国创造人类减贫奇迹在燕赵大地的生动实践。2020年6月底,德胜村最后1户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标准。
地处太行深山区的阜平,九山半水半分田,直到2012年仍有近一半人深陷贫困。涉县后池村党员干部带头干,百余留守老人扛锨拎镢,自带干粮,用双手在石山里凿出一条致富的愚公路。